2023年4月18日

獻曝之忱

 

獻曝之忱

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宋國有一個種田人,他一輩子都過著很儉樸的生活,住的是竹寮茅屋,穿的是粗布衣服;都巿里的繁華富貴,有錢人穿的棉襖皮裘,他從來就沒有看見過。

冬天來了,天氣冷得猛打哆嗦,想添衣服嗎?傾箱倒櫃地拿出來,也不過幾件千穿百結的老家伙,敵不過寒氣的吹襲;烘火爐嗎?雖在鄉間,燃料也有著相當的價值,那能給他作取暖的消耗。

要等天氣晴朗了,可愛的陽光,照臨著大地,這人取暖的機會方來了。坐在門前,曬著太陽,溫暖一下肢體,舒暢一下筋骨,這是多麼舒服,多麼輕松,多麼快樂的一回事啊!

他以為他這個禦寒的秘訣,是他多年體驗得來的寶貴心得,是他個人的發現。一天,他對老妻說道:「曬陽光取暖這一個辦法,他人還沒有知道箇中的奧妙,我準備把背向著太陽曝曬取暖的秘訣,奉獻給我們的國君。」恰巧有一個人聽到了這話,便對他解釋道:「以前有一個喜歡吃芹菜和浮萍的人,自己以為已嘗了天下之美味,便推薦給一位鄉中的紳士。那鄉紳嘗過之後,覺得它雖然有點特別的風味,可是吃后肚子便很不舒服。因此一面覺得他可笑,一面卻埋怨了他一頓。你真的要和那吃芹菜浮萍的人一樣糊塗嗎!」

成語解釋

獻曝,田夫冬日曬太陽取暖,自以為妙法,因此將此法獻給國君,後用來指平凡人所提供的平凡意見。


獻:貢獻之意;曝:曬太陽。比喻以物品或意見獻之於人,所表達的自謙之意。今引申為以物品或意見貢獻給人的謙詞。

又作「野人獻曝」、「田父獻曝」,簡稱「獻曝」。

比喻以物品或意見獻之于人,所表達的自謙之意。


 

引用文獻

列子楊朱篇:昔者宋國有田夫,常衣緼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 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


成語造句

  • 1. 這是我的一點「獻曝之忱」,希望你別見笑才好。
  • 2. 這些淺見,表示我一點「獻曝之忱」,請你參考。
  • 3. 雖然我只是個普通人,但我還是想把我的「獻曝之忱」分享給你,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The idiom 獻曝之忱 originated from a story in ancient China. A farmer in the State of Song believed that sunbathing was the best way to keep warm during winter, and he wanted to share this "discovery" with the king as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However, someone told him a story about a person who recommended celery and water plantain to a gentleman, but the gentleman got sick after eating them. The farmer realized his limited knowledge and decided not to make the same mistake. The idiom means to humbly offer one's modest opinion or contribution to someone, with the implication that the speaker acknowledges their own limited knowledge or ability. The story and the idiom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humility and caution when sharing ideas or advice. Example sentences using this idiom are "This is just my 獻曝之忱, please don't laugh at me" and "These are my humble opinions, please take them into consideration."

2023年4月17日

攬轡澄清

 

攬轡澄清

近義成語

攬轡登車

成語故事

后漢時有一個人名范滂,少年時就有清名,為本地人們所推崇。

桓帝時,冀州發生大災荒,民不聊生,百姓紛紛暴動。朝廷派范滂巡行冀州,舉發不法貪官。范滂出發的時候,想到時局日趨惡劣,不勝感慨,便立志澄清天下,掃除奸惡。那班官吏聽說范滂是個正直嚴明的人,他們自己又做了些壞事,故不等范滂來到,就紛紛辭逃跑了。

後來范滂在太尉黃瓊府里任職,下詔彈劾各地方官吏中的不良分子。范滂所舉發的共有二十多人,都是有朝中權勢撐腰的刺史太守。朝廷認為他彈劾太多,其中難免存有私見,他說:「若不是貪庸殘暴,十分為害人民的,我豈肯浪費筆墨去舉發他們的罪狀?因為限期迫促,所以只把最著名的惡人先提出來。

另外有此罪狀不甚確實的,還要再行調查,另案處理。忠臣為國除奸,正如農夫保護禾苗,要把雜草除盡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我所奏別有用心,聽憑嚴辦就是。」

但朝廷不聽他的話。范滂眼看時局到底無可挽回,志願不能實現,就彈劾自己不能盡職,掛冠而去。


成語解釋

攬轡,拉住馬韁,正要前往任職的地方。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在亂世革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負。

形容新官上任不久,有很大的抱負,能以天下國家為己任。

後來用「攬轡澄清」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負。比喻人在負責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這件工作,把它做好。

清‧龔自珍《已亥雜詩》:「少年攬轡澄清意,倦矣應憐縮手時。」


引用文獻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黨錮傳‧范滂》:「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成語造句

1. 新任市長表示,他有攬轡澄清的決心,要刷新政治,推行清廉政策,讓市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2. 老師在學生們的面前宣示,他有攬轡澄清的意志,要在教育事業中打造出更優秀的未來。

3. 公司新任CEO說,他在上任之初就有攬轡澄清的決心,要清除內部腐敗,推動企業發展,實現更大的目標。

The idiom "攬轡澄清" comes from the story of Fan Pang, a righteous and upright man who was sent to patrol Jizhou during a time of famine and unrest. He exposed corrupt officials and was eventually appointed to the household of the Grand Commandant, where he accused more than twenty officials of wrongdoing. However, the court did not listen to him and he resigned in protest. "攬轡" means to take up the reins of a horse, while "澄清" means to rectify or cleanse. Together, the idiom means to take up the reins and rectify the world, indicating a lofty ambition to reform and improve a situation.

2023年4月16日

驚弓之鳥

 

驚弓之鳥

近義成語

傷弓之鳥

反義成語

初生牛犢

成語故事

更羸,是戰國時魏國的武將,他射箭的技術很高明,有一日他陪伴著魏王去游玩,走到一座高台下面。

仰著頭看見空中飛鳥經過,於是他對魏王說:「我可以不用箭,只用一張空的弓就可把空中的飛鳥射下來,我表演給你看看好嗎?」

魏王說:「你射箭的技術,有如此高明嗎?是否做得到呢?」

更羸說:「我有把握把它射下來的。」

等了一會兒,從東方有一只雁飛過來,更羸用一張沒用箭的弓,向飛來的雁只用手對弦空拉了一下,弓嗡的響了一聲。那只雁立刻應著弦聲跌落下來。魏王見更羸果然用無箭的弓能夠射雁,驚奇地說:「你射箭的技術果然高明啊!」

更羸說:「不是我的技術高明,而是這只雁已經有了毛病。」

魏王問他說:「你怎麼會知道呢?」

更羸解釋說:「因為這只雁飛得很慢,叫聲又很淒慘,飛得慢是因為受了創傷;叫聲淒怪是因為失了群的緣故。

它因為創傷沒有好,心裡還很驚怕,所以聽到弓弦的聲音而驚跌下來的。」

成語解釋

指曾被箭射傷,一聽到弓響就驚嚇的鳥。

比喻受過驚嚇而遇事惶惶的人。

比喻曾遭受驚嚇而心懷恐懼,所以特別提高警覺。又作「傷弓之鳥」。

意思是被弓箭嚇怕的鳥不容易安寧。比喻受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引用文獻


拍案驚奇第八回:「上岸不及了,打點灣船,他們是驚彈的鳥,傍著一隻巡哨號船邊,拴好了船。」

《戰國策》楚策:「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

《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成語造句

  • 1. 他曾經因晚歸而遭人搶劫,至今仍如「驚弓之鳥」,只要天一黑就不敢出門了。
  • 2. 敵人已成「驚弓之鳥」,這次不等我軍進攻,就準備逃跑了。
  • 3. 她是個性格較為內向的人,容易成為「驚弓之鳥」,所以在社交場合總是有些不自在。
4. 面對陌生的環境,他有些「驚弓之鳥」,需要時間來適應。
5. 這家公司遭受過一次駭客攻擊,現在一直處於「驚弓之鳥」狀態,提高了對資安的警覺性。
The Chinese idiom "驚弓之鳥" (jīng gōng zhī niǎo) refers to a bird that has been scared by an arrow and is easily startled by the sound of a bowstring. It is used metaphorically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is easily frightened or nervous due to a past traumatic experience. The idiom can also be written as "傷弓之鳥"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and is sometimes paired with the idiom "漏網之魚" (lòu wǎng zhī yú)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is both hard to catch and easily frightened. The origin of the idiom comes from a story in which a skilled archer named 更羸 (Gēng Huī) demonstrated his ability to shoot down a bird with an empty bow, claiming that the bird was already injured and scared.

權宜之計

 

權宜之計

近義成語

緩兵之計、權宜之策

反義成語

百年大計

成語故事

東漢獻帝時,董卓擁權自重,無視禁令的存在,常身佩寶劍就進入朝廷,見漢獻帝也不跪拜行臣子之禮,跋扈專橫至極。

董卓有個義子呂布,是個勇猛的武將。只要是與他作對的人,必遭殺滅無疑。

這父子兩個的驕橫暴虐,早已惹得臣子埋怨懷恨。司徒王允便和大臣們商議,如何除去權臣董卓,最後得到結論利用呂布,採「以毒攻毒」的方法最佳。

於是,王允秘密會見呂布,以重金和名位為誘惑,再提刺殺董卓的計劃。權力欲望重的呂布,惑於近利,便答應參與計謀。

不久,時機來臨,獻帝重病初愈,召集文武百官設宴慶祝,董卓便乘由呂布護衛的馬車,氣燄高張地駛向宮中。

途中,董卓發現王允埋伏的刺客,大叫:「呂布,快來保護我!」,結果呂布一戟便刺死了董卓。

除去董卓,王允認為天下從此太平安寧,就沒有再採取任何權宜之計,以致許多部將都離他而去。

成語解釋

權宜,依事情的輕重緩急,而做適宜的處置。

權:暫時。宜:時宜、適切。計:方法、辦法。暫時適宜的辦法,非久遠之計。

指為了應付某種情況而暫時採取的辦法。

用來指非長久性的策略,只是暫時的變通措施。

喻指當時的環境局勢,作暫時、適切的應變措施。

徐懋庸《雞肋》:「食鹽官賣,屯田國有,只是戰時足食的權宜之計。」

權:暫且。宜:適宜。為應付某種情況而暫時采取的變通辦法。

引用文獻

後漢書西羌傳:「計日用之權宜,忘經世之遠略,豈夫識微者之為乎?」

《后漢書》王允傳:「卓既殲滅,自謂復無患難,每乏溫潤之色,不循權宜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王允傳》:「及在際會,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成語造句

  • 1. 當時我會這樣做,只是一時「權宜之計」,不想和他起正面衝突罷了。
  • 2. 戰時「以退為進」的策略應用,是種「權宜之計」。
  • 3. 我們現在的權宜之計,是把敵方的注意力引開。
  • 4. 在經濟危機時,政府為了維持經濟穩定,可能會採取一些「權宜之計」,比如暫時放寬貨幣政策等。
  • 5. 在公司經營中,有時為了應對突發事件,需要採取「權宜之計」,暫時性地調整產品線或人力資源分配等。
  • The idiom "權宜之計" (quán yí zhī jì) refers to a temporary and expedient measure that is appropriate for a particular situation. It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a short-term strategy or a makeshift solution. The story behind the idiom involves the Chinese historical figure Wang Yun's plot to assassinate the tyrant Dong Zhuo by using Dong's adopted son, Lv Bu, as a pawn. After the successful assassination, Wang Yun did not take any more "權宜之計," and many of his followers abandoned him. The idiom is often used in a negative context to suggest that a temporary solution is not a long-term or ideal solution.

2023年4月13日

鷸蚌相爭 成語故事

 

鷸蚌相爭

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趙國準備發兵去攻打燕國,燕國也不甘示弱,預備出兵予以還擊。

後來,這事被主張合縱抗秦的蘇秦知道了,唯恐秦國坐獲其利,便代表燕國向趙國國君惠王進行調解,從中斡旋。

他到了趙國見了趙惠王,說:「這次我到這里來,路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只河蚌正在岸邊張開蚌殼曬太陽。這時一只鷸飛來伸嘴去啄河蚌的肉,蚌立即把兩片殼合上,鉗住了鷸的嘴。

雙方相持不下,鷸便對蚌說:「今日不張開,明日不張開,便要變成死蚌。」

蚌也對鷸說:「今日你的嘴不脫出,明日也不脫出,便要成為死鷸。」

兩者相持不休,不肯相讓;這時,恰巧有個漁夫走來,順手便把鷸和蚌活捉了去。

現在趙國又將要攻打燕國了,兩國如此長久戰爭下去,雙方百姓都受到苦害,這正像鷸與蚌的爭持不休,我恐怕在旁虎視耽耽的強大秦國,就會扮演漁夫的角色,趁機把燕趙兩國一起滅掉。」

趙王聽了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便派蘇秦為使者,到燕國去談和了。

成語解釋:

鷸:水鳥名。蚌:貝類。爭:奪也。

比喻雙方相持不下,第三者因而得利。與「漁翁之利」、「坐收漁利」義同。

引用文獻:

《戰國策》燕策:「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甘其喙。鷸曰:‘今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晃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成語造句:

  • 1. 我們應堅韌團結,為國奉獻,免得讓敵人獲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便!
  • 2. 政黨之間的爭鬥讓外部勢力得到了機會,最終成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
  • The idiom "鷸蚌相爭" comes from an ancient Chinese story. It means two parties stubbornly fighting against each other, which ultimately benefits a third party. In the story, a bird (鷸) tried to peck at a clam (蚌) on the riverbank, and the clam closed its shell to trap the bird's beak. Both refused to back down, and a fisherman caught them both. This idiom is used to caution against fruitless conflicts and to warn of the consequences of failing to resolve disputes peacefully.

    Example: We should remain united and dedicated to our country, so as not to allow our enemies to gain an advantage from our "鷸蚌相爭" situation!

2023年4月12日

驢鳴狗吠

 

驢鳴狗吠

成語故事

北朝時代濟陰(山東省)人溫子升。博覽群書,並擅長于著文立說。後來,投效于廣陽王元淵門下為食客。

可惜,廣陽王元淵無識才之明,只讓溫子升教導奴僕的女子讀書。直到後來,當地文人常常讚賞溫子升的文章時,才獲元淵的器重。

公元五一六年,朝廷令東平王元匡選拔天下才智文人,提拔為鄉吏。在八百多位應度者中,溫子升和另外二十二人雀屏中選。但落選者都心感不服。元匡便派溫子升前去和他們做深入的會談,結果眾人都為自己不明事理,而羞慚不已,各自回家。

於是,青年才子溫子升二十二歲便高居御史之位。其後管理朝廷詔令、文書,聲望日漸升高。公元五三一年,渤海王高歡擁元朗自立為帝,自任大丞相,獨攬政權。

時任並州(山西省)刺史的朱兆不滿他的行為,決意率領二十萬大軍叛變,攻打高歡。當時,高歡的軍力不足三萬但他命官兵布下圓陣于韓陵山(河南省)。

然後以牛、驢阻擋退路,表決一死戰的心志。高歡軍隊以一當十,奮勇殺敵,打得朱兆大軍落荒而逃回並州,但高歡鍥而不舍在其後猛追,最後,朱兆見大勢不能挽回,便自殺身亡。

結束戰事後,元朗皇帝在韓陵山建造一座「定國寺」的廟宇,令溫子升作碑文以資紀念此次勝利的事跡,並頌揚高歡的汗馬功勞。擅長為文的溫子升揮筆立就一篇碑文,其後刻在定國寺前的石碑上。

可惜,碑文後來不慎遺失,卻收錄于《藝文類聚》中。後來,南朝梁國大文豪庚信出使北魏,他一向鄙視北方文人的俗野,可是當他見到定國寺前溫子升的碑文后,不禁興起惺惺相惜之情,便把全部碑文抄載下來。

庚信完成使命回南朝后,朋友尋問他有關北方文人的景況,他答說:「只有韓陵山的碑文是篇奇言佳作,其餘都是些驢鳴狗吠,不堪入目的劣文。」

成語解釋

驢鳴:驢叫。狗吠:狗叫。

以難于入目的驢鳴聲和狗吠聲,比喻文章拙劣,不堪不目。

引用文獻

《朝野僉載》卷六:「惟有韓陵山一片石堪共語,其余驢鳴狗吠,聒耳而已。」

成語造句

  • 1. 他不認真學習,還一向自詡文章優異,其實只是些「驢鳴狗吠」,不值一看。
  • 2. 當他交作業時,老師卻發現他寫的只是一堆驢鳴狗吠的文字,完全沒有表達出主題的意思。

The idiom "驢鳴狗吠" (lú míng gǒu fèi) comes from a story about a talented writer named Wen Zisheng who was initially looked down upon by his patron, Guangyang Wang Yuanyuan. However, Wen's skills were eventually recognized, and he rose to a high position in the imperial court.
Later, Wen was asked to write a commemorative inscription for a victory won by the general Gao Huan, who had cleverly used a strategy involving cattle and donkeys to trap his enemy.
Wen's inscription was so impressive that it was later copied and included in a collection of writings, but the other writings were deemed inferior and compared to the unappealing sounds of donkeys and dogs.
The idiom is used to describe poorly written works that are not worth reading. For example, "He claimed to be a great writer, but his essays were just a bunch of 驢鳴狗吠."

2023年4月11日

我的168斷食日記:從70.5公斤到66.4公斤,時間從2023年4月10日到2023年7月4日

168斷食法是屬於間歇性斷食的限時進食法 (TRF, Time-Restricted Feeding)中最常見的限時進食法 (TRF) ,主要用途為幫助減肥與促進自噬作用。顧名思義,「168」是一天分成8小時和16小時的兩個時段,其中8小時攝取食物,可以吃飯、麵、肉類和蔬果等含有熱量食物,其餘16小時禁食,最多只能攝取像是水、無糖茶和黑咖啡等幾乎是無熱量的食物。除了168斷食法,還有204斷食法、186斷食法、1410斷食法或1212斷食法,都是168斷食法的變化版本,規則也大同小異,主要是一日之間進食的時間必須少於禁食的時間。

因為受不了週日有時會看到70公斤的體重, 4/10終於下決心試試168, 成果還可以, 從2023年4月10日到2023年7月4日,體重從70.5公斤減到66.4公斤,我的執行168斷食的心得如下:
1. 透過飲食時間同時控制食量和進食時間,只吃午晚餐(12:00-20:00),跟家人的作息也好配合。簡單說,就是不知早餐,中餐/晚餐在公司吃。
2. 其他時間多喝水減低饑餓感,第三天身體就適應它了。
3. 每天晚上量體重,警惕隔天的食量控制,因為食量增加,運動量不變的話,是瘦不下來的!
4. 保持每天10000步。搭配運動是必要的,只是以前這些運動量只能勉強讓我體重增加慢一點!
5. 雖然減的不多,至少終於找到不再增加體重的方法。不過偶而出去玩住飯店吃一下早餐,記得回來要少吃一點,多動一點。
(2023年11月11日 補記)
8月8 日體檢資料認證了體重變化成果: 從111年8月22日 68.3公斤 變成 112年8月8日 64.25公斤, 查了一下,這體重已經比2001年進台積時還瘦了!
11月11日 跑步完量體重: 64.1 公斤, 終於能比體檢時的重量還輕真高興!!!!

這是我的Blog有從2023年4月10日到2023年7月4日的斷食日記:
https://chang-louis.blogspot.com/2023/04/168.html
斷食日記:
4/9 睡前70.5公斤
4/10 第一天開始,早上六點半吃早餐,中午12:30吃午餐,再來只有喝水,下午四點吃零食時間有點不習慣了,回家後不能吃晚餐更是受不了。兒子說等身體習慣吧!睡前量體重69.1公斤。

4/11 第2天開始,早上也是六點半吃早餐,中午12:30吃午餐,再來只有喝水,下午三點就有點餓了,回家後老婆問真的不吃晚餐,才剛開始怎麼能破功了。睡前量體重68.7公斤。

4/12 第3天開始,早上六點半吃早餐是在開車往台中的路上,邊吃早餐心裡覺得有種莫名的興奮感,因為又可以吃東西了,中午12:30吃午餐,再來只有喝水,下午的飢餓感開始有點適應了。睡前量體重68.6公斤。

4/13 第4天,早上六點半吃早餐是,中午12:30吃午餐,再來只有喝水,下午的飢餓感幾乎適應了。睡前量體重68.2公斤。

4/14 第5天,早上六點半吃早餐是,中午12:30吃午餐,從家裡帶來的芭樂當午餐後的水果,再來只有喝水,下午的飢餓感已經適應了。睡前量體重68.2公斤。不會再降了嗎?

4/15 第6天,第一次週末,改吃晚飯,所以早上10點半才吃早餐,中午11:30吃午餐,晚上17:30跟老婆兒子吃晚餐。睡前量體重68.8公斤。體重沒減還增加,老婆說有吃晚餐就要改起床量才準,看樣子也不能多吃。
4/16 第7天,沒吃早餐,中午11:45吃午餐,晚上17:30跟吃晚餐。睡前量體重69.7公斤。體重沒減還增加,老婆說有吃晚餐就要改起床量才準,看樣子也不能多吃。
4/17 第8天,沒吃早餐,中午12:30吃蘋果當午餐,晚上17:45跟老婆在陶板屋吃25週年結婚紀念晚餐。睡前量體重69.5公斤。體重沒再增加,看樣子也不能多吃,省得六日麻煩,乾脆改成吃中晚餐好了。
4/18 第9天,沒吃早餐,中午12:15吃沙茶燴飯當午餐,晚上18:15吃肉絲炒飯晚餐。睡前量體重68.7公斤。體重又降回69以下,168也不是可以多吃,食量得同時控制的。
4/19 第10天,沒吃早餐,中午12:00吃老婆準備的便當當午餐,晚上18:10吃宮保雞腿飯晚餐。睡前量體重68.4公斤。體重快回到上周最低水準了。
4/20 第11天,沒吃早餐,中午12:15肉絲炒飯當午餐,不小心還多拿了一碗飯,下午又吃下午茶,晚上要買水果餐的時候已經賣完了,就沒有吃晚餐。睡前量體重68.0公斤。體重超越上周最低水準了。
4/21 第12天,沒吃早餐,中午12:15肉絲炒飯當午餐,不小心還多拿了一碗飯,下午又吃下午茶,晚上要買水果餐的時候已經賣完了,就沒有吃晚餐。睡前量體重68.0公斤。體重超越上周最低水準了。
4/22 第13天,沒吃早餐,中午12:05吃吉野家丼飯當午餐,外加兩個客家菜包,晚上吃家裡的晚餐。睡前量體重68.8公斤。體重增加,又跟上周六一樣,真的不能吃太多。
4/23 第14天,沒吃早餐,中午12:10吃六扇門火鍋當午餐,晚上在家吃晚餐盡量少吃了。睡前量體重69.0公斤。周末就破功,真的不能吃太多。
4/24 第15天,沒吃早餐,中午12:10吃自帶便當當午餐,晚上CH請吃藍佐牛排,本來想說完蛋了體重一定會增加了,沒想到睡前量體重68.3公斤。明天繼續加油。
4/25 第16天,早餐喝了一杯豆漿,老婆說再不喝就要倒掉,中午12:10吃自助餐當午餐,晚上吃沙茶豬肉燴飯,睡前量體重67.9公斤,印象中沒有在晚上量體重時看過這個數字!,值得紀念一下。
4/26 第17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蔥油意麵當午餐,晚上吃火腿蛋炒飯,睡前量體重67.7公斤,繼續加油!
4/27 第18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自助餐當午餐,下午吃餅干,晚上18:30吃蕃茄炒飯,睡前量體重67.5公斤,繼續加油!
4/28 第19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自助餐當午餐,下午吃4包蔬菜餅干,晚上18:30吃香菇麵,20:30喝一杯豆漿,睡前量體重67.8公斤,吃多了!
4/29 第19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H&D客家小館合菜,晚上17:30吃新馬辣火鍋,21:30吃兒子生日蛋糕,沒意外睡前量體重加回68.9公斤,吃太多了!
4/30 第20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普拉旺義大利麵,下午喝一杯豆漿一包酵素,晚上18:00吃家裡老婆煮的晚餐,睡前量體重68.1公斤,總算有個週末沒有連續兩件增加體重!
5/1 第20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老婆煮的午餐,下午喝一杯豆漿,晚上18:00吃家裡老婆煮的晚餐,睡前量體重加回68.9公斤,辛苦的減肥!
5/2 第21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只喝五榖堅果飲配蔬菜餅干當午餐,晚上18:00吃鮮蝦餛飩麵晚餐加一根小香蕉,回家喝半杯豆漿,睡前量體重減回67.7公斤,吃的少就能減!
5/3 第22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自助餐當午餐,晚上18:00吃蔥油意麵晚餐,睡前量體重減到67.4公斤,繼續加油!
5/4 第23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火腿蛋炒飯當午餐,晚上18:00吃泰式打拋雞肉飯晚餐,吃得很飽,睡前量體重67.5公斤!
5/5 第24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自助餐當午餐,下午多吃了幾個黑糖芝麻膏跟麻花捲,晚上18:00吃肉燥飯餛飩湯晚餐,吃完飽足感十足,睡前量體重67.6公斤,白天零嘴不能多吃,體重連兩天沒有降!
5/6 第25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愛君堡咖啡的咖喱飯套餐當午餐,晚上17:00吃藝奇蔬食料理晚餐,吃完飽足感十足,睡前量體重67.7公斤!
5/7 第26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北埔食堂當午餐,下午多吃了鳳梨,晚上18:00吃老婆煮的晚餐,又吃黑糖糕,睡前量體重68.8公斤,辛苦!
5/8 第27天,早餐沒吃,中午有事12:40只吃了50元綜合水果當午餐,下午吃了兩個黑糖芝蔴膏,晚上18:00吃蔥油意麵不喝玉米濃湯的晚餐,今天刻意少吃,睡前量體重67.1公斤,太出乎意料之外,剛好替未來五天的日本旅遊提供增重空間!
5/11 第30天,來日本自由行第三天,來到有馬溫泉泡溫泉,剛好有體脂機可以量體重。
5/13 第32天68.8
5/14 第33天68.1
5/15 第34天67.2
5/16 第35天67.9
5/17 第36天67.3
5/18 第37天67.8
5/19 第38天67.1
5/20 第39天67.6
5/21 第40天67.4
5/22 第41天67.6
5/23 第42天67.5
5/24 第43天67.2
5/25 第44天67.2
5/26 第45天67.0
5/27 第46天67.5
5/28 第47天67.9
5/29 第48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老婆準備的便當當午餐,晚上吃12顆高麗菜水餃,睡前量體重67.0公斤。
5/30 第49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老婆準備的便當當午餐,晚上18:20吃10顆韭菜水餃,睡前量體重66.9公斤,印象中沒有在晚上量體重時看過這個數字!值得紀念一下。
5/31 第50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老婆準備的便當當午餐,下午吃廠長請的下午茶,晚上21:00吃兩顆水蜜桃,睡前量體重66.8公斤,繼續下去。
6/1 第51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公司自助餐當午餐加三顆水蜜桃,下午吃廠長請的下午茶,晚上吃夏慕尼鐵板燒慶生,睡前量體重66.6公斤,繼續下去。
6/2 第52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公司自助餐當午餐,下午吃堅果,晚上19:10才吃麻醬麵,睡前量體重67.1公斤。
6/3 第53天,早餐沒吃,中午11:30吃Heart Pasta 心義大利麵100元義大利麵當午餐,晚上17:40吃草根匯私廚料理鴨肉餐全家一起慶祝媽媽生日,睡前量體重67.3公斤。
6/4 第54天,早餐沒吃,中午12:00吃台中貴族世家牛排當午餐,晚上18:00才吃老婆煮的晚餐,睡前量體重67.1公斤。
6/5 第55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公司自助餐當午餐,今天忘記帶便當只好趕回家吃晚上19:40才吃晚飯,睡前量體重66.9公斤。
6/6 第56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老婆準備的便當當午餐,下午吃餅干,晚上18:10 吃公司滷肉飯套餐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7.2公斤。吃多了。
6/7 第57天,早餐沒吃,陪老婆來醫院開刀,中午12:10吃了醫院餐廳10顆高麗菜水餃當午餐,下午四點先吃了買給老婆的吻仔魚粥,晚上18:10 又跟老婆一起吃了鱸魚湯套餐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6.9公斤。今天走了3趟6樓樓梯是有用的。
6/8 第58天,早餐沒吃,陪老婆來醫院開刀早上醫生看完說可以出院,因為沒有單人房,就早上就辦出院,中午12:10老婆煮了20顆高麗菜水餃當午餐,下午吃了些餅干,晚上只吃水果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6.9公斤。
6/9 第59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老婆準備的便當當午餐,晚上吃公司魯肉飯套餐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6.9公斤。
6/10 第60天,早餐沒吃,中午11:40在園區托斯卡尼尼義大利麵當午餐,下午去交大跟兒子拍畢業照,晚上本來要去頂廂園吃豆花結果人太多只要去一家傳吃牛肉麵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7.1公斤。
6/11 第61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家裏的剩菜當午餐,晚上吃公司頂廂園吃豆花肉燥飯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7.3公斤。
6/12 第62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鱸魚湯套餐當午餐,晚上吃公司魯肉飯套餐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7.4公斤。
6/13 第63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自助餐當午餐,晚上忘記在公司吃晚餐,20:20在家吃三片烤吐司夾起司肉鬆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6.4公斤。
6/14 第64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自己帶的便當當午餐,晚上18:00吃公司麻醬麵晚餐,睡前量體重66.5公斤。
6/15 第65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自己帶的便當當午餐,晚上18:00吃公司麻醬麵晚餐,睡前量體重66.6公斤。
6/16 第67天,早餐沒吃,中午13:10吃水果餐當午餐,晚上18:30吃台中樂軒和牛燒烤晚餐,睡前量體重66.0公斤。中午少吃有效!
6/17 第68天,早餐沒吃,中午11:30吃pizza當午餐,晚上18:00吃20顆水餃晚餐,睡前量體重66.1公斤。
6/18 第69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火鍋當午餐,晚上17:30吃8號複合式啤酒屋桶仔雞晚餐,睡前量體重66.5公斤。
6/19 第70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公司自助餐當午餐,晚上18:10吃公司的榨菜肉絲麵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6.4公斤。
6/20 第71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老婆準備的便當當午餐,晚上18:10吃公司的控肉飯套餐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6.5公斤。
6/22 第72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吃老婆準備的肉粽便當當午餐,晚上處理公司event只吃牛奶棒加香蕉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6.0公斤。
6/23 第73天,早餐沒吃,中午12:20在板橋金陵餐廳裡吃合菜當午餐,晚上18:00吃端午節肉粽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6.5公斤。
6/24 第74天,早餐沒吃,中午11:45在東山服務區吃炒飯當午餐,下午吃芒果冰,茶葉蛋,晚上18:00吃台西鵝肉當晚餐,民宿沒體重計,無法量體重。
6/25 第75天,早餐吃民宿簡餐,中午13:00在家吃嘉義吃火鷄肉飯當午餐,水果吃香蕉芒果晚上18:00吃老婆煮的晚餐,吃一堆今年買回來的芒果芯,睡前量體重67.1公斤。吃太多了!
6/26 第76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 吃公司自助餐當午餐,水果吃芒果,晚上18:00吃公司麻醬麵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7.0公斤。
6/27 第77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 吃公司自助餐當午餐,水果吃芒果,晚上18:00吃公司台南意麵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6.7公斤。
6/28 第78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 吃公司肉絲炒飯當午餐,水果吃芒果,有吃下午茶,晚上沒吃晚餐,睡前量體重66.5公斤。
6/29 第79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 吃公司自助餐當午餐,水果吃芒果,還有吃下午茶,晚上吃老婆煮的晚餐,睡前量體重66.6公斤。
6/30 第80天,早餐沒吃,中午12:10 吃公司自助餐當午餐,水果吃香蕉芒果晚上19:00吃老婆煮的烏龍麵當晚餐,水果吃二顆百香果,睡前量體重66.6公斤。
7/1 第81天,早餐吃一杯豆漿,中午11:45在家吃老婆煮的烏龍麵當午餐,水果吃芒果,晚上18:00吃周太師沙朗牛排當晚餐,睡前量體重66.5公斤。
7/2 第82天,早餐沒吃,中午12:00在貓空大觀園吃合菜當午餐兩個人吃了1600,下午吃三顆百香果,晚上18:10吃老婆煮的牛肉麵當晚餐,再吃芒果,睡前量體重67.2公斤。
7/3 第83天,早餐沒吃,中午12:00在吃公司自助餐當午餐,下午吃芒果,晚上18:50吃公司的蒜泥白肉套餐當晚餐,回家吃百香果芒果,睡前量體重66.6公斤。
7/4 第84天,早餐沒吃,中午12:00在吃公司自助餐當午餐,下午吃芒果,晚上19:40吃公司的7-11的飯糰當晚餐,回家吃百香果,睡前量體重66.4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