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日

太陽能不能 台積電經理氣結

太陽能不能 台積電經理氣結
2010-10-10 中國時報 【謝錦芳/調查報導】

   住在新竹文化新天地透天厝的台積電經理張詔帆,想為保護地球盡點心力,很早就想在自家屋頂安裝太陽能板發電。好不容易去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他在今年五月初申請,等了半年卻毫無下文。張詔帆打算寫信給行政院長吳敦義,敘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尤其是申辦過程中不堪回首的心得。

 九年前,嘉義縣布袋鎮一位郵差麥金生在透天厝屋頂安裝太陽能板,成為全台第一戶太陽能發電的典範,當時已在台積電任職的張詔帆,在中國時報看到這則新聞後大受感動。不過,他當時住的公寓不符合安裝條件,五年前搬到新竹透天厝後雖符合條件,但那時太陽能設備成本仍然很高,且蓄電池維護不容易,所以只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

 心疼地球 申請補助要過十關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去年七月八日公布施行之後,張詔帆認為時機來了,費了一番工夫說服太太,在透天厝屋頂安裝太陽能板。以發電量二.二八千瓦計,工程費用約五十多萬元,扣除政府每千瓦補助五萬元,實際支出約卅多萬元。讀小六的兒子開玩笑說:「爸爸花大錢買這麼貴的玩具,我們花小錢都不行!」他則強調:「我只是想為保護地球盡點心力,否則以後孫子恐怕沒有地方住。」

 「當年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一個月後就收到補助款;沒想到這次裝太陽能板,五個多月過去了,還沒有下文。」張詔帆說,今年四月他上網尋找太陽能發電設備廠商,五月三日向能源局遞件提出設備認定申請,六月十五日獲得核准,但這只是第一關,真正痛苦的是向台電申請併聯審查,必須過五關斬六將,前後共十道關卡。

 張詔帆無奈地說,整個申請流程實在太冗長,究竟何時才能通過,完全無法預測。「政府的效率這麼差,實在太令人民失望。」

 然而,張詔帆的遭遇並非特例,為他安裝太陽能板的業者、士能科技總經理熊道邦,也在位於放翁社區的自家安裝太陽能板,但熊道邦自五月向台電遞出申請案迄今已五個月,公文還卡在台電。

 熊道邦批評台電就像「恐龍」,能拖就拖,他強調:「自己的案子都過不了,根本不敢接新客戶。」

 申設遇新障礙 不賺還要倒貼

 家住高雄縣鳥松鄉的郭軒甫,從事太陽能熱水器的生意,打算在自家屋頂安裝太陽能板。他八月向台電營業處遞出併聯申請,台電直到九月才有正式表格,厚達二百五十頁。他說:「依規定,併聯審查必須十五個工作天內完成,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現在最擔心的是年底前根本過不了關。」

 事實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上路後,還有許多民眾想像不到的阻礙。最近能源局和台電陸續公布許多新規定,包括每月電錶收取租金二%、電機技師簽證、向商業司申請免用統一發票證明(影響自用住宅適用的房屋稅率)等。熊道邦指出,「這些新增的障礙,衝擊許多安裝小型太陽能板的住戶,不僅無法獲得利潤,還要倒貼。」

 更慘的是,台電躉購費率明年將要調降,業者預估每度可能降為九元,這對許多今年已遞件申請卻遲遲未能獲得核准的小型透天厝住戶,影響最大。目前台電躉購費率每度十一.一八元,以張詔帆家為例,每年發電收入約二萬五千元,扣除全家一年約二萬元電費,節餘五千元。如果拖到明年才簽約,適用較低費率,他這項太陽能投資註定虧本。

 行政效率不彰 綠能只是空話

 張詔帆氣憤地說,「政府設下這麼多關卡,對申設小型太陽能發電的住戶非常不公平。」對於綠能產業的未來,他說:「我很想寫一封email給吳揆,希望政府把眼光放遠,南韓、大陸的綠能產業已領先台灣,我們要邁向下一個黃金十年,綠能產業是發展重點,如果行政團隊的效率這麼差,失敗的機會很大。」

 面對外界批評,能源局局長歐嘉瑞雖已指示部屬邀集業者、台電代表等研商簡化申請程序,鬆綁相關法規;對於小型太陽能發電申請案,將要求台電落實送件後十五個工作天完成併聯審查。不過,業者仍抱持觀望態度,「審查效率能否提高,一切要看台電實際表現」。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實施,原本要鼓勵民間發展各種再生能源,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從自身做起,可以發揮螞蟻雄兵的力量;不過,民眾、企業雖踴躍申請,但一年來台電實際上未支付一毛錢向民間收購太陽能,顯然,政策執行面出了大問題,已讓民眾對政府失去信心。馬政府真該徹底檢討,那個部門的螺絲又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