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行車記錄器交通檢舉]
1. 安裝三寶終結者
三寶終結者支援 TESLA 的行車記錄器影片啦!幫特斯拉行車記錄器加上時間利用電腦處理!
[特斯拉行車記錄器交通檢舉]
1. 安裝三寶終結者
三寶終結者支援 TESLA 的行車記錄器影片啦!幫特斯拉行車記錄器加上時間利用電腦處理!
2022/8/16 透過台電APP線上申請住家變更簡易型時間電價二段式後, 8/19台電人員就協助完成變更設定。(不用花任何費用哦!)
10月份用兩個月的資料比較今年/去年一般電價/時間電價的差別:
(1) 今年9,10月度數1245+623=1868,電費:2982+1556=4538;
(2) 去年9,10月2621度數,電費11933;
(3) 今年用電度數少753,電費少了7395,用1001度以上:每度6.41元換算,等於4826; 換句話說, 就算今年用電跟去年一樣的話, 還是省了7395-4826=2569元
改用時間電價後,我的充電時間幾乎都在晚上10:30以後或假日全天。電動車主可以參考我改用時間電價的後的電費差距,決定自己要不要變更。(補上11/12月更新資料)
以下是更多時間電價的說明:
時間電價每戶每月會有75元的基本電費,且尖峰時段的電費收費往往比累進電價的基礎電費要高。因此,台電表示,時間電價方案的適用對象以用電大戶為主,包括用電量700度以上之住家、1100度以上商家可以考慮申辦時間電價。
至於用電量未滿700度之住宅或小商店,除非用電量多集中在離峰時間,不然仍以現行之累進費率計價較為划算。若是用戶不清楚自己是否適合申辦時間電價,台電也提供了「線上試算」網站,用戶可以根據用電習慣、用電量進行評估。
台積電這數字還真難看,我家裏9/10月電費用了1868度, 屋頂太陽能8/9月產生了296度電, 15.8%再生電比也比台積電高!
綠色和平今日公布一份品牌與供應鏈的報告,台積電、鴻海與和碩入列,成績各異,但都被點出使用綠電太少。
銷售額即將超過三星、英特爾,正式成為全球半導體霸主的台積電,卻有一項數字,完敗給競爭對手:使用綠電的比率。
去年英特爾的綠電佔比達到82%;即便是長期被環保團體緊盯,不久前才宣布減碳目標的三星,綠電佔比也有20.48%。
幾乎橫掃了全台綠電憑證的台積電,綠電佔比卻只有9.2%。
綠電是當今科技廠標配,攸關未來能否拿下國際品牌訂單。目前已有超過200間蘋果供應商,承諾在2030年時製造蘋果產品將100%使用綠電。
台灣綠電不穩、不足的問題,儼然成為台灣科技廠硬傷,現在這項弱點,甚至被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認證」。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環團,總部位在荷蘭、超過55個國家設有分部的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今日發布「國際供應鏈脫碳報告:消費性電子品牌與供應商氣候表現評比」報告。
列入評比的24家公司,共有3家台廠:台積電、鴻海以及和碩,儘管3家成績優劣各異,但不約而同被點名綠電是其弱項。
參與調查的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在兩年前加入綠色和平,在台灣推動淨零、減碳相關法規倡議。
企業 | 2021年綠電佔比 (%) | ||
---|---|---|---|
半導體廠 | |||
英特爾 | 82 | ||
三星電子 | 20.48 | ||
台積電 | 9.2 | ||
組裝廠 | |||
立訊 | 13.26 | ||
鴻海 | 5.17 | ||
和碩 | 5.9 | ||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各企業永續報告 |
這份報告由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和環團Stand.earth合作。近20人團隊蒐集全球十大電子消費品牌,以及和品牌最緊密的半導體、顯示器、組裝廠共14家供應商的永續報告書與公開資訊。以企業對氣候的承諾、採取行動、揭露程度與倡議,共四項標準進行評比。
鄭楚忻解釋,這份報告依照與品牌的營收緊密程度,在各領域列出4至5家具代表性供應商,也因此,廣達、緯創、仁寶及英業達等台灣組裝廠未在此次調查範圍。
這是綠色和平首次調查消費電子品牌與供應鏈關係,而發布的氣候評比報告。
因為蘋果、微軟等品牌巨頭宣稱,在自身營運據點與資料中心,已經100%使用綠電,但事實上消費電子產品的碳排放超過七成來自供應鏈。「如何加速綠電佔比提升、降低產品碳排放,會是區域間廠商角力的重點,」鄭楚忻說。
報告也呼籲,品牌大廠必須協助供應鏈設計一條減碳路徑,訂定2030年供應鏈使用100%再生能源的目標。
台灣的永續模範生台積電,在報告中拿到「C-」,14家供應商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英特爾。
鄭楚忻分析,台積電在社會倡議、節能和提升能效做許多努力,「但致命缺點是綠電佔比在同業裡偏低,用電量、碳排持續增加,能源轉型速度沒有跟上。」
報告更直接寫到:「台積電製造高耗能晶片,卻使用很少再生能源,台積電應該發揮產業龍頭地位,在所處地區積極投資和建造更多再生能源」。
競爭對手三星去年使用52.78億度綠電,台積電是16.7億度。英特爾沒有公布綠電用量,但去年綠電佔比高達八成,在美國、歐洲、以色列及馬來西亞的營運據點更達到100%綠電。
美國的再生能源佔整體發電量25%,讓英特爾採購綠電上有絕對優勢。相較之下台灣再生能源只佔整體6%,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今年天下ESG頒獎典禮呼籲,「政府要能多多提供綠電,讓我們買得更多。」
只是,蔡英文政府原訂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目標今年確定跳票,台積電要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100%使用綠電的目標,挑戰艱鉅。
而iPhone前三大組裝廠鴻海、和碩跟立訊,在這份報告的成績分別是「D+」、「D-」與「D+」。
2019年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曾評比台灣10家電子廠,鴻海、和碩與廣達並列墊底,當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正逢總統黨內初選,在臉書批評再生能源是錯誤政策,也因此報告中鴻海的「倡議行動」項目拿下最低分,理由是:「公開以再生能源不穩定作為理由,對台灣推動企業使用再生能源政策持負面態度」。
如今鴻海完成接班,董事長劉揚偉承諾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並帶頭拉著供應商一起做,「鴻海獲得一個中規中矩的分數,」鄭楚忻說。鴻海和台積電相同,報告點出綠電佔比太低,僅5.17%。
和碩成績則在14家供應商中排倒數第四,也是台廠成績最差者。「主要是和碩沒有對外說明淨零碳排或再生能源目標,」鄭楚忻提到,和碩有建置和採購再生能源,但無法確認建置量是否皆是自用,因此報告未能直接使用此資訊換算出綠電佔比。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在iPhone 15威脅和碩代工地位的立訊,佈局綠電相當積極,除了採購綠電和購買憑證,也建置太陽能板自產綠電、投資綠能基金,讓綠電佔比達到13.26%。立訊也投資超過1000萬人民幣在廢熱處理、改良空壓和照明系統,達到更大節能減碳效益。
台灣綠電條件先天不足、後天失衡,這項被國際認證的弱點,讓台廠處境更艱困,尤其品牌對供應鏈綠電要求,愈來愈嚴格。
「去年開始來自品牌端的壓力瞬間增大、時程更緊,」KPMG安侯永續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曾聽說,科技業客戶被品牌廠要求,明年新蓋在台灣及海外的工廠,必須100%使用綠電。
供應商達不到綠電要求,又要保住訂單,怎麼辦?
常見做法就是付「買路財」。黃正忠分析,品牌內部有成立部門和機構,專做再生能源開發,供應商若不想丟單,可以透過資本合作,出錢協助品牌開發綠能,或購買品牌推動的綠色債券。
例如蘋果2016年至今發行3筆綠色債券;去年蘋果成立「中國清潔能源基金」,讓供應商能在中國投資各項再生能源計劃。
(責任編輯:宋玟蒨)
台灣車主期待許久的純電休旅車Model Y終於在9/23日正式登入台灣!本次提供兩種版本車型開放訂購,標準配備229.99萬起,台灣消費者即日起可在Tesla 台灣官方網站客製化Model Y訂單,預計今年第四季啟動交車。
Model Y採線上訂車的方式,消費者可透過官網、手機訂購,車主可選擇車型、車色及自動輔助駕駛功能。
目前在台灣提供兩種車型選擇,分別為 Long Range、Performance版本。兩種車型皆為雙馬達全輪驅動配置,Performance性能版本0~100 km/h加速最快可達 3.7 秒;主打超強續航力的Long Range版本續航里程為542公里 (WLTP標準)。台灣標準配備售價分別為Long Range 229.99 萬;Performance 259.99 萬。
在功能方面,Model Y搭載五人座配置,掀背式的電動尾門搭配可一鍵傾倒的後排座椅,使其最大儲物空間達2,158公升。
此外,車輛配備可防禦生化武器的 HEPA 過濾系統。HEPA過濾系統可有效防止車外的花粉、細菌及污染物進入車廂,並淨化車上空氣。Model Y近日更獲得歐盟NCAP安全測試中有史以來最高分的5星評級,帶動Model Y為家庭首選的全方位純電休旅車款。
車主最關心的交車時間,預計台灣新車交付最快今年第四季啟動,約11~12月期間。首批限量由德國柏林超級工廠(Gigafactory Berlin-Brandenburg)生產;同時Model Y車用配件、全新品牌精品同步於Tesla 台灣官方網站線上商店上架。
從數據來看,累積至今年8月底,特斯拉在台掛牌數達6,327輛,已超越2021特斯拉全年掛牌數5,607輛,這僅是純電轎車Model 3這款車的銷售。隨著Model Y開賣後,今年全台電動車銷量勢必再衝高。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今年8月股東大會發下狂言,「明年Model Y將成為全球最暢銷車款」。目前Model Y已陸續在中國、美國市場銷售,都有Model Y銷量超越Model 3的趨勢,顯示純電休旅逐漸成為民眾購車的首選。
同時,特斯拉也宣布加速台灣超級充電站建置,除了目前已開放的54個站點、總計逾300支的超級充電座,今年底前目標達成全台60座站點,建置地點選擇交通幹道、市區為主,讓車主便利充電與通勤。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2648
睽違2年,台積技術論壇首度回歸實體活動,儘管當天台積股價跌破500大關,台股淒風苦雨,但這場技術論壇,卻一口氣端出三道精彩大菜。
台積技術論壇睽違3年,首度回歸實體!8月30日當天湧入上百位台積供應鏈及客戶。
一位外資分析師嘆了口氣,告訴《天下》,「我想去,但我們不被允許進入。」
他最關注的,就是業務開發資深副總張曉強,如何詮釋台積2025年預計量產的2奈米製程,所使用的全新奈米片(nanosheet)電晶體結構,如何與三星、英特爾的類似技術一較高下?
台積不負眾望,當天一口氣端出多道大菜:
3奈米量產在即;3年後量產的2奈米更將採用奈米片結構、晶背電源供應(backside power delivery)兩大新科技;2024年將導入眾所矚目的艾斯摩爾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High-NA EUV)曝光機。
即使當天台積股價受美股影響,跌破500大關,總裁魏哲家依然在台上,意氣風發地呼籲客戶跟緊台積,「永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