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1 月 1 日
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家貓過度進食不僅會導致體重增加,還會影響它們的腸胃微生物群及消化系統。這項於《動物科學期刊》發表的研究發現,貓咪攝入過量食物會在其腸道微生物及排便習慣上造成一些顯著影響。
伊利諾伊大學的營養科學家斯旺森(Kelly Swanson)博士表示,大約60%的美國家貓被認為超重。超重的定義是體重超出正常體重(通常介於3.5至5.6公斤)的20%以上,這不僅會影響貓咪的壽命,還可能導致糖尿病和慢性炎症等健康問題。
研究中,11隻成年絕育母貓在兩週內被餵食標準乾貓糧。研究人員記錄了牠們的基線身體測量數據,之後讓牠們可以隨意進食。研究期間,研究人員還定期收集了貓咪的血液和糞便樣本,並監測牠們的體能活動。研究者通過身體狀況分數(BCS)來評估體重增加,這個分數與人類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有些類似,BCS以9分制來衡量,6分以上則被認為超重。與人類類似,BCS是一種量化但也帶主觀性的寵物體脂肪評估方法。
這些貓咪在被允許過度進食時立即增加了食量,並開始增重。研究開始時,它們的平均BCS為5.41。經過18週的過度餵食後,BCS增加到8.27,這相當於貓咪的體重超重了約30%。
研究還分析了貓咪排便的次數、腸道通過時間、營養物質消化效率以及20週研究期間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
變胖後腸道通過時間減少 無法有效消化食物
斯旺森解釋說:「我們發現,隨著貓咪進食增加和體重增長,食物通過腸道時間減少了,消化效率也降低了。當身體獲得較少的食物時,會更有效率地提取營養物質。但是當食物量增加時,食物會更快地通過消化系統,從而減少了營養物質的吸收。」
在體重增加的18週中,貓咪的腸道微生物群組成也發生了變化。一種有助於刺激免疫系統並抑制病原體的「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的數量增加了,而一種與促進炎症疾病相關、能夠分解纖維的細菌柯林斯菌屬的數量減少了。斯旺森指出,這些結果與過重人類身上的測量結果相反,暗示它們與體重增加的關聯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
研究同時發現,貓咪進食越多,排便次數也越多。與此同時,貓咪的體重增加,牠們的糞便pH 值降低,變得更加酸性。在人類中,低糞便pH值表明身體無法良好地吸收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對貓咪而言,隨著食物攝入量增加,較低的糞便pH值同樣降低了消化能力。
斯旺森說:「我們原本預期隨著體重增加,貓咪的體能活動可能會減少,但我們沒有觀察到任何一致的活動量變化。然而,這可能會因個別貓咪和它們的環境,以及它們的主人與它們互動的多少而有所不同。」該研究團隊也建議寵物主人應該鼓勵貓咪定期進行體能活動。
至於那些被實驗養胖的貓咪下場如何?別擔心,研究結束時,貓咪被實施了限制性餵食飲食計劃,幫助牠們恢復到先前的體重。這項研究刊登在《動物科學》。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參考論文:
1.Effects of overfeeding on the digestive efficiency, voluntary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fe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biota of adult cats.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