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試天下電視劇版大反派玉無緣的結局:死在黑豐白夕夫婦的劍下 ,真是大快人心!
2022年5月22日
2022年5月21日
彭博社:Apple 已向董事會展示 AR/VR 頭戴裝置,表明開發已進入後期,代表距離上市可能也不遠了!
晶片應該在台積電做的吧!!!!
擴增實境- Apple (台灣):
https://www.apple.com/tw/augmented-reality/彭博社:Apple 已向董事會展示 AR/VR 頭戴裝置,表明開發已進入後期
彭博社今日指出,有知情人士稱,蘋果公司高管已向董事會展示即將推出的 AR/VR 新頭戴式設備產品,該產品除了將使用代號為「rOS」的獨立作業系統外,還將搭載與最新筆電相同的處理器。知情人士還稱,該設備的開發已進入後期階段,預計在明年向消費者發布此產品。
(事件背景:蘋果傳將在明年底推出首個「元宇宙MR裝置」,售價3000美元、叫Apple Glass)
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科技巨頭蘋果公司的高管已於上周向董事會展示了即將推出的 AR/VR 頭戴式設備產品,表明該設備的開發已進入後期階段。會議上包含 8 名獨立董事與執行長庫克(Tim Cook)。
另有其他知情人士還指出,蘋果還加快了代號為「rOS」(Reality Operating System)作業系統的開發,並預計會在最新的頭戴式設備上運行。在硬體設備方面,這款頭戴式設備還將搭載與公司最新 Mac 筆記型電腦一樣的處理器,以及超高解析度螢幕。
依照目前的進展,加上已經在董事會中進行介紹,彭博認為該產品可能很快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問世。
而此款結合 AR 與 VR 的頭戴式設備將成為繼蘋果於 2015 年推出 Apple Watch 後的新產品類別,蘋果現階段正積極尋求在硬體業務上進行擴展。彭博社指出,蘋果的目標是預計最快在今年年底或明年推出這款頭戴式設備,並計畫在 2023 年向消費者發布此產品。
公司原先欲在 6 月舉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進行新產品的介紹,但礙於內容與市場過度期待的挑戰可能導致潛在的延誤。
蘋果則對於推出新產品一事拒絕進行評論。
彭博社還表示,硬體設備代號為 N301 的 AR/VR 頭戴式設備,是早在 2015 年左右就由公司副總裁 Mike Rockwell 領導與開發的產品,團隊除了有來自 NASA、圖像與音訊行業的關鍵成員外,還包括 iPhone、iPad 和 Mac 的前硬體和軟體工程領導。
延伸閱讀:Google再揮軍元宇宙市場!傳正進行「Project Iris」AR頭戴裝置專案,計畫 2024 年問世
在此穿戴式設備問世後,蘋果將與其他科技巨頭同競爭,包括 Meta、Sony、Google 與微軟公司等公司。
據動區先前報導,除了 Google 於 1 月遭公司內部匿名人士透露,公司正研發一款代號為 Project Iris 的 AR 頭戴式設備裝置外;美國社交巨擘 Meta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也在 4 月舉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稱,除了將著重在最新社交 VR 產品 Horizon Worlds,公司也正在開發名為 Project Cambria 的高階 VR 頭戴式眼鏡。
[綠電是台電買光不是台積電]近三年占比僅個位數,台積電不背買光綠電黑鍋,最大買家是台電
綠電是台電買光不是台積電,不要再亂傳了!
近三年占比僅個位數,台積電不背買光綠電黑鍋,最大買家是公部門 |
作者 Atkinson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5 日 17:00 | 分類 晶圓 , 晶片 , 能源科技![]() ![]() |

節能減碳議題越來越受重視,購買綠電也成為企業不論供應鏈管理或產品生產的焦點。國內再生能源綠電最大買家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近來市場屢傳「綠電都被台積電買光」消息,公司高層希望澄清說法,指出國內再生能源綠電發電總量,台積電近三年即便是最大買主,占比也僅個位數,最大綠電收購其實是公部門台電,與「綠電都被台積電買光」明顯有落差。
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暨 ESG 委員會主席何麗梅就曾表示,台積電是用電大戶大家都知道,但也是節電大戶。台積電先進製程生產的半導體產品,為相同產品節省 4 倍電力,如果沒有台積電進步製程,全球電子產品耗能不知會高到何種程度。除了產品提高耗能效率,台積電生產時也盡可能使用綠電。台灣綠電有限,許多人都抱怨台積電買光綠電,但台積電希望透過與綠電廠商長期供應合約,讓全球綠電廠商都到台灣投資,擴大綠電產業發展。
台積電高層認為外界有「綠電都被台積電買光」印象,原因應出在「再生能源憑證」。媒體報導,經濟部標準局下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T-REC)核發、簡稱「綠電憑證」以電子形式發行是財務證明,企業購買太陽能、生質能源或風力發電廠發電時,電廠每發 1,000 度電就能換一張憑證,但因多數再生能源電廠都以「直轉供」,先傳到台電電網再輸配給買主供電,企業買電同時也要買憑證,為國際認可綠電使用證明。
據統計,經濟部標準局自 2017 年 5 月發出第一張再生能源憑證後,累計至 2022 年 2 月核發 106 萬張,約 10.6 億度綠電。台積電買了近 90 萬張,等於購買 9 億度綠電。據台電官網,僅民國 109 年(2020 年)台電再生能源購電總計買了 76 億度。
即便台積電到 2022 年 2 月近 90 萬張再生能源憑證計算,總度數也只有 9 億度,僅 2020 年台電綠電購買量 11.8%。且台電綠電購買量是以年度計算,台積電再生能源憑證則是累計至 2022 年 2 月。台積電表示過去購買綠電僅占全部綠電發電量個位數百分比而已,最大宗綠電購買者其實是台電。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2022年5月15日
這種事居然會發生在美國: 美國嬰兒奶粉缺貨危機 多重因素釀成完美風暴
美國嬰兒奶粉缺貨危機 多重因素釀成完美風暴
(中央社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爆發嬰兒奶粉缺貨,表面上因最大製造廠2月關閉,導致許多父母擔憂買不到奶粉;實際上牽涉層面廣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整理有哪些原因釀成這場「完美風暴」。
⬤ 衛生層面
亞培(Abbott Nutrition)生產的嬰兒配方奶粉疑似受到汙染,並可能造成4名嬰兒生病。2名嬰兒在服用亞培密西根州史特爾吉斯(Sturgis)工廠生產的配方奶粉後身亡。亞培質疑,這些嬰兒感染罕見的阪崎腸桿菌(Cronobacter sakazakii),是否與它的奶粉有關。
⬤ 假消息層面
配方奶粉缺貨期間,美國父母尋找餵飽他們嬰孩的替代選項,但假消息充斥。專家告訴CNN,切勿嘗試自製配方奶。
⬤ 商業層面
儘管2月實際上只有特定批號的亞培心美力(Similac)、Alimentum和EleCare嬰兒配方奶粉召回,但一座製造廠關閉,造成因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而出現的供應鏈問題惡化,並使得全美缺貨壓力更大。
根據數據即時追蹤機構Datasembly的最新資料,在美國8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一半以上的配方奶粉產品都缺貨。
亞培11日表示,只要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目前關閉的密西根廠2週內就可復產,且6至8週後配方奶粉產品就能上架。
⬤ 吹哨者層面
一名亞培前員工將詳細指控寄給FDA,指亞培在產品召回前幾個月隱匿安全問題。
⬤ 透明度層面
美國「消費者報導」(Consumer Reports)和其他新聞機構依據資訊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取得的文件顯示,FDA早在去年9月便首次得知亞培嬰兒配方奶粉相關投訴,但亞培直到4個月後才召回產品。
FDA今年3月表示,亞培未能採取步驟防止密西根工廠遭到汙染,且相同的缺陷模式早在2019年視察時便發現。
⬤ 貿易層面
由於監管因素及近期貿易協議,美國的嬰兒配方奶粉市場與其他國家市場相對隔絕,導致缺貨問題雪上加霜。
由於美墨加貿易協定(US-Mexico-Canada trade agreement)限制美國從加拿大進口配方奶粉,美國保守派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特別研究這帶來的影響。
⬤ 保護層面
美國行政部門努力保護嬰兒,並對配方奶粉祭出大量監管規定及相較其他國家的限制,造成許多美國家庭面臨缺貨幾乎沒有替代選項。FDA的嚴格規範,使得甚至歐洲的配方奶粉往往都不能在美國販售。
⬤ 政治層面
一些美國共和黨人將嬰兒奶粉缺貨怪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包括聯邦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他11日發表聲明說:「這個問題已經緩慢醞釀好幾個月,但拜登政府的反應維持一貫緩慢及猶豫不決。」(譯者:張正芊)1110514
台積電員工買股補助15% 預計10月起進場
台積電員工買股補助15% 預計10月起進場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0日電)台積電董事會今天核准全球員工購股計畫,台積電台灣員工及100%持股子公司員工每月可提撥月薪的20%及15%,員工自提金占買股票總額85%,其餘15%由公司補助,並於10月開始按月替員工購買公司股票。
台積電表示,董事會核准的全球員工購股計畫,適用於台積電及100%持股子公司全體正職員工,透過提供購股補助,與員工共享公司長期成長的美好成果。
台積電指出,台積電台灣員工及100%持股子公司員工每月可提撥最高上限分別為月薪的20%及15%。員工自提金占購買股票總額85%,其餘15%由公司提供補助金補助。(Louis加註:15%公司提供補助金會列入個人年度所得申報)
員工購股計畫於董事會通過後生效,台積電表示,待確認執行細節後,將於7月開始進行內部說明,並於8、9月間開放員工加入購股計畫。預計於9月依員工意願代扣自提金,並於10月開始按月替員工購買公司股票。(編輯:張均懋)1110510
Autopilot讓特斯拉EV事故頻率遠低於人類 from Tesla 2021 Impact Report
特斯拉5月6日發布「2021年影響力報告(Tesla 2021 Impact Report)」指出,2021年美國啟動Autopilot功能的特斯拉電動車、每行駛100萬英里僅出現0.22次事故,沒有啟動Autopilot功能的特斯拉車主、每行駛100萬英里出現0.77次事故。
作為對照,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最近一次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整體平均值為每100萬英里的行駛里程數出現1.81次事故。
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安全性將可比一般人類駕駛高十倍以上。
特斯拉的目標是在2022年底前向美國所有FSD客戶發布FSD測試版。
Page 85 of 2021年影響力報告(Tesla 2021 Impac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