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薪資凍結、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薪水只有22K……,這些都是假議題。重點是,你對工作的認知態度對不對。
社會氣氛長期充滿負面情緒,包括未來薪資凍結、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等問題。甚至,名人出來說自己的女兒會五國語言,薪水卻只有二二K,讓更多年輕人心生恐懼。
但我覺得,這些都是假議題。那位名人的女兒,想找到超過二二K的工作也沒問題,重點是你對工作的認知態度對不對。
現在年輕人找工作時,以為第一份工作就要做一輩子,總是精挑細選、猶豫不決。但我認為,不要管第一份工作是不是心目中的理想工作,而是先把它做到好!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總機小妹,不只要接電話、接待客人,還要做剪報。但任何事情,我都全力以赴,之後,我再也沒遞過履歷,都是工作自己找上門。
再來,很多年輕人怕辛苦,但「辛苦」的定義是什麼?前陣子媒體炒作年輕人到澳洲當「苦勞」,但我覺得那一點都不苦。
出國打工是好事,可以增廣見聞、學語言,還有錢賺,有什麼不好?可是社會卻負面解讀這件事,讓大家多了抱怨,少了反省能力。
挑工作內容、計較薪資與福利時,是不是也該反過來想:「你能為公司做多少?」當前許多企業有經營成本壓力、薪資無法調漲,你必須表現更為突出,才能獲得肯定。
我常講一個故事:A和B同期進公司,一段時間後,A調薪升遷了,B找老闆質問。老闆說:「我給你們一個測驗。」老闆要A跟B去公司旁的超市,查蘋果售價。
B回來給老闆一個數字「二十五元」,但A卻去調查了三家超市的進貨狀況、售價、庫存等資料,分析每家超市為何賣這個價錢。最後,他建議老闆買二十八元的蘋果,因為二十八元的蘋果品質最好,物超所值。
很多人習慣對方問一個問題,就只給一個答案,卻沒去深思問題背後真正的含意。
有時候,客戶會問我,「這支廣告好不好?」我知道,他問的可能不是這支廣告拍得好不好,而是廣告呈現的企業樣貌是什麼?這些「眉角」需要認真、細心的人才能解讀出來。
現在年輕人在網路上搜尋資料很方便,以為表面上查詢到的資料就是標準答案。以前我們找答案很困難,必須土法煉鋼,但也因為經歷那番曲折過程,答案比較深入。
所以,不要怕自己「笨」。就像我一直認為:事業上的成就感,不是你薪水領了多少,而是你能為工作付出多少,不要太過算計,很多事情,笨一點是好的。(林秀姿採訪整理;作者為香港商群邑集團(Group M)台灣分公司董事長暨總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